
大小:5.1MB
下载:30299次
中国司法案例网新版
- 支 持:Android
- 分 类:休闲游戏
- 大 小:5.1MB
- 版 本:v2.0最新版
- 评 分:
- 开发者:
- 下载量:30299次
- 发 布:2025-04-02 10:12
手机扫码免费下载
#中国司法案例网新版 截图
#中国司法案例网新版 简介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?在游戏中,你正沉迷于升级打怪,突然有个“好友”跳出来,说能帮你快速提升实力,结果呢?你的账号、装备、金币,甚至银行卡里的钱,都可能一去不复返。没错,这就是网络游戏诈骗的“甜蜜陷阱”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些让人防不胜防的诈骗案例,让你在游戏中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。
案例一:游戏皮肤送上门,验证码却成了“催命符”
陈女士的女儿正在玩一款热门游戏,有一天,她在游戏中认识了一个“好友”。这位“好友”自称能送她游戏皮肤,于是引导她关注了一个快手APP账号。接下来,事情就变得诡异了。对方要求她下载腾讯会议APP,进行手机投屏,然后引导她提供手机验证码。就这样,陈女士的女儿的微信、快手APP和腾讯会议APP都被操控了,期间多次被扣款,共计损失人民币3万余元。
案例二:低价游戏账号,实则“陷阱”重重

戚先生在抖音上看到一条出售英雄联盟游戏账号的视频,觉得价格合适,就联系了卖家。卖家发送了游戏账号信息的图片,戚先生觉得没问题,就同意购买。对方要求先缴纳3000元保险费,声称交易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进行十倍赔付。戚先生按要求缴纳后,对方又要求删除聊天记录并下载新的APP进行聊天。就这样,戚先生多次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转账,付款成功后,对方却消失了。直到接到反诈中心电话,戚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,共计被骗1万余元。
案例三:陌生网友询问账号,实则“钓鱼”陷阱

李先生在玩王者荣耀时,一位陌生网友询问他是否售卖游戏账号。对方让通过快手APP联系,然后引导他到某鱼平台交易。在平台上填好了游戏账号信息后,对方发来了一个带客服二维码的截图,要求李先生扫码与客服联系。客服要求李先生交四千元保证金,李先生信以为真,多次通过银行扫码转账。客服要李先生发送游戏账号解绑的短信验证码,李先生发送后,发现自己在平台上挂售的账号订单被下架,游戏账号也登录不上去,客服也联系不上,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。
揭秘诈骗套路,教你如何防范

1. 低价出售游戏道具或账号:诈骗分子会在游戏内、游戏论坛、社交平台等地方发布虚假信息,声称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珍贵的游戏道具或高等级账号。当你被低价吸引并联系他们时,他们会以各种理由要求你先付款,一旦你付款后,他们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2. 游戏代刷骗局:诈骗分子添加玩家为好友,称可以低价代刷,引诱玩家发送游戏账号和密码,并要求先行支付定金、押金,然后以等级低、账号风险等借口诱导继续转账。
3. 免费皮肤骗局:诈骗分子利用免费领取游戏皮肤”的噱头,在各大网络平台广撒网,吸引受害人的注意。然后通过QQ、微信等社交软件,诱导受害人扫描特定二维码,声称一步即可领取心仪的皮肤。之后,诈骗分子会称领取失败,账号被冻结,需交解冻金才能解封,用各种话术诱导受害者反复进行付款。
4. 低价充值骗局:诈骗分子在社交、游戏平台发布买卖网络游戏账号、道具、点卡的广告,以及免费、低价获取游戏道具、参加抽奖活动等相关信息。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,诈骗分子以私下交易更便宜、更方便为由,诱导其绕过正规平台进行私下交易,或诱骗受害人参加抽奖活动,再以操作失误、等级不够等理由,要求其支付注册费”解冻费”会员费”,得手后便将受害人拉黑。
网络游戏诈骗套路深,一不小心就“入坑”。在游戏中,我们要提高警惕,不要轻信低价出售、高价收购等信息,不要轻易汇款,更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账号密码。遇到可疑情况,要及时报警,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。记住,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对任何免费的东西都要保持警惕。